|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0 11: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到青岩刘村开淘宝店之前,王卫红在义乌做了六七年皮包生意。他的公司高薪聘请了一支设计团队,专门仿制大牌包。为避免被举报和投诉,设计师会在包的细节上做些改变,打“擦边球”。王卫红说,不久前,他家网店中的“山寨版”某大牌笑脸包颇受欢迎,卖了几千个。“实际算起来,因为成本和各种费用,产量只有达到上千个才能盈利。最重要的是看准款式,如果看走眼,风险也只能自己承担了”。
另一位经营服装的苏姓女店主告诉记者,她们每天都会在网上看娱乐新闻,看到哪个大牌明星换了新装,便马上找设计师画出稍加改动的图纸,给工厂下单,选择相似的面料,以最快的速度将货品传到淘宝店铺中。这种对于市场的快速反应,正是义乌多年来累积的最宝贵的经验,如今也成为义乌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
电子商务改变义乌模式
义乌自古有敲打拨浪鼓走街串巷用“鸡毛换糖”的经商传统。从1978年年底义乌稠城、廿三里两镇的农民自发在镇区马路两侧摆起地摊,并逐步形成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马路市场”至今,义乌逐渐聚集了6万多名经营商,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义乌商人再次捕捉到新商机。在义乌街头到处张贴着电子商务的广告,仿佛在告诉世界——义乌的下一站就是网络的天下。
无形市场的快速发展是否会给有形市场带来冲击?刘文高认为:“电子商务的兴起本来就是一次市场革命,这个趋势不可逆转,原来的商家转变为两条腿走路就是了。所以我们现在也是在帮助义乌进行市场转型,把商品转变为网货,把商家转变为网商。这种交易模式的转变,如果是义乌自己搞,无非是一个口袋的钱放到另一个口袋;如果义乌不搞,其他地方照样会搞,义乌会变得被动。”
刘文高的观点,与义乌的很多企业家不谋而合。将吸管生意做到全球的义乌双童吸管厂董事长娄仲平,组织了强大的互联网销售团队,为他的吸管销售注入了新活力。义乌的另一大企业,浪莎袜业甚至将浪莎产品在网络上的销售作为业务重点。新光饰品、神力针织、真爱集团、巨龙箱包等义乌实力型明星企业也纷纷投身电子商务,企业转型序幕被正式拉开。
传统商人为适应竞争而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同时,新兴网商在掘到第一桶金后,也开始尝试自己投资办厂,由网商向贸工结合型企业主转变。一位义乌市场研究者甚至称,“30年前义乌靠实体店铺改变命运,30年后将靠电子商务改变命运。”
记者了解到,在义乌还有一所“淘宝大学”——义乌工商学院。这家学院的学生上课时可以随时出去拿货,可以随时搬出学校成立公司做生意;学校为刚起步开网店的学生免费配有一间供上网的教室和一间储存货物的仓库;学生在“淘宝”上的业绩可以折算成实践课的学分。2008年以来,义乌工商学院共有2000多名学生参与淘宝创业,开了1500多家淘宝网店,诞生了几名百万富翁和一批月收入数千元的学生。
义乌小商品市场里的大部分经营者也参与了网络销售。记者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看到,这里7万多个摊位都装有电脑,几乎每家商铺都有自己的网站,在网上展示产品,直接签订单。义乌市场官方网站“中国小商品城网”的商户注册会员达3.35万户,据最新统计,义乌现有网商超过5.5万家,其中淘宝五钻以上卖家高达3500家。
刘文高分析说:“有如此多的网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浙中地区一贯有小商品贸易的土壤,十分适合培育电子商务。在别的地方不可能一下子就近聚集那么多货源,也不可能产生数百家网货批发商。正因有这种地缘优势,很少有附加成本,别人卖10块钱一件的商品,我卖9块钱,就有很大的优势了。”
义乌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受到了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关注。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慧聪网、环球资源网等B2B电子商务网站以义乌作为重大潜力市场进行深度开发,淘宝网、易趣网、拍拍网等B2C或C2C网站也从义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中获益。号称“中国博客之父”的方兴东也创办了一个网上贸易平台——义乌全球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