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商场折扣
群组
Group
家园
Space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王大治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上海打折论坛
»
论坛
›
购物打折
›
社会热点
›
王学进:中医文化进校园有没有副作用
返回列表
查看:
66
|
回复:
0
王学进:中医文化进校园有没有副作用
[复制链接]
renhe
renhe
当前离线
积分
18508
发表于 2012-7-5 11: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从下学期起,北京市将全面启动“中医文化进校园”工作,全市统一的中医校本课程《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读本(小学版)将正式启用,中学版最快有望明年面世。(《京华时报》6月25日)
中西医的区别很多,其中之一是,西药会注明副作用,但中药一般不做毒副作用提醒,好像服用中药是万全的。事实,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中医文化进校园”固然有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积极作用,但也要提防它的负面影响。
中医这些年没少遭人诟病。从鲁迅的直斥“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到郭沫若“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的”表白,再到方舟子指陈“中医是伪科学”,有关中医的真伪争论一直没平息过。前不久,甘肃省卫生厅官员自诩的“41名医务人员9天打通任督二脉”的消息,更是激起了坊间的广泛质疑。
我不懂医学,但相信学过医的鲁迅、郭沫若总不会信口胡说。中医不是实证的产物,而是经验的产物,因此无法用科学原理来解释。严复曾说:“中医缺乏实际观察和逻辑推理,将中医药归为风水、星相算命一类的方术。” 陈独秀认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 梁漱溟说得更直接:“中国说有医学,其实还是手艺。十个医生有十种不同的药方,并且可以十分悬殊。因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药,都是没有客观的凭准的。”国人之所以接受中医,并非因为它的科学,而是基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信仰。任何事物缺少了科学精神的支撑,总不免要趋于衰败。中医这些年走过的路程恰恰印证了这点。
这样的结局恰恰是中医局、卫生局及信奉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部门和个人所不愿看到的,于是想到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年活动,大力宣传中医文化。不过,“病急乱投医”难免草率。且不说收入教材中的鲍菇济苍生、神农尝百草、道人仙方疗骨伤等不可考的传说故事,有可能淆乱小学生的价值观,临时从生物、语文、历史、国学文化老师中遴选出来的教师,是不是都懂得中医,并担得起教学生中医药文化的重任?
就像我相信中药有毒副作用一样,中医文化也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因此在开展“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一定要警惕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你知道吗?我最讨厌要回复才能看的贴,可是又忍不住好奇去回复!你还讨厌什么呢?
Copyright © 2008-2021
上海打折论坛
(http://www.buab.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告购买及招商联系:13248016875 18051899690 QQ:332131857 3974115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博思互联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