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商场折扣
群组
Group
家园
Space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王大治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上海打折论坛
»
论坛
›
购物打折
›
社会热点
›
北极消融双刃剑:危及环境却能开采丰富资源
返回列表
查看:
106
|
回复:
1
北极消融双刃剑:危及环境却能开采丰富资源
[复制链接]
夏卓雷亭
夏卓雷亭
当前离线
积分
5402
发表于 2012-8-16 15: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随着海冰的消融,开采北极矿产资源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也可以开辟出新的航道。与此同时,北极的消融也产生一系列可怕的环境影响,其中包括提高全球海平面,影响全球气候以及威胁当地物种和居民的生存。
北极的升温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的两倍,不仅影响当地自然环境,同时也会影响全球气候。
北极消融让开采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也能开辟出新的航道。
一条北极狼被困在海冰上,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网易探索6月19日报道
北极的升温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的两倍,升温导致的海冰消融既带来经济方面的机遇,也带来环境方面的巨大挑战。随着海冰的消融,开采北极矿产资源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也可以开辟出新的航道。与此同时,北极的消融也产生一系列可怕的环境影响,其中包括提高全球海平面,影响全球气候以及威胁当地物种和居民的生存。
升温速度是全球均值两倍
站在格陵兰的冰帽上,你就能切身感受到忙忙碌碌的现代人为何会对北极充满一种敬畏。置身其中,你所能看到的就只有银白色的积雪、冰丘、冰脊、天蓝石色的海水以及浩浩荡荡流向海洋的巨大冰川。在这里,你听不到发动机的轰鸣声,也听不到鸟儿的鸣叫,唯一能够听到的就只有风声。一直以来,北极的大冰原便是大自然神奇力量的一个代名词,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欧洲探险家。
北极是世界上被勘探程度最低同时最为荒凉的地区之一。西伯利亚叶尼塞河和勒拿河输送给北冰洋的水量超过密西西比河或者尼罗河。格陵兰岛是地球上第一大岛,面积是德国的6倍,但人口只有5.7万,主要是因纽特人。整个北极的人口也不过400万,大约有一半
生活
在摩尔曼斯克和马加丹等后苏联时代的城市,其他大部分地区——包括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地区——罕有人迹。
1951年至今,北极的升温幅度达到全球平均值的两倍。在此期间,格陵兰的气温升高了1.5摄氏度,相比之下,全球升温幅度为0.7摄氏度。现在,这种趋势仍在继续。如果全球气温升高2摄氏度,北极将升温3到6摄氏度。由于温室气体排放仍居高不下,这种升温似乎不可避免。现在,北极的所有冰川几乎都在消退。自1966年以来,北极夏初时被雪覆盖区域的面积萎缩了近五分之一。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北冰洋流冰群每10年减少大约8%。2007年,海冰面积创历史最低,只有430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平均值的一半,比2005年创造的纪录低24%,导致贯穿加拿大北极群岛的西北航道有记录以来首次出现无冰状态。
导致北极升温的基本原因是大气中捕获热量的气体增多,主要是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这一点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相同,科学家也没有产生分歧。由于大气阻挡的阳光减少,气温自然升高。早在1896年,瑞典科学家斯凡特·阿列纽斯便预言了这种物理现象。
北极的升温速度为何远远超过其他地区?首先,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北极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在南北两个半球,气候系统将来自赤道地区的热量转移到两极。在北半球,这种热量转移的效率更高,部分原因在于欧洲、亚洲和美洲的高山,帮助暖锋和冷锋混合在一起。相比之下,南极周围被广阔的海洋包围,气体混合的程度远远不及北极。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夏卓雷亭
夏卓雷亭
当前离线
积分
5402
楼主
|
发表于 2012-8-16 15: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心提示:随着海冰的消融,开采北极矿产资源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也可以开辟出新的航道。与此同时,北极的消融也产生一系列可怕的环境影响,其中包括提高全球海平面,影响全球气候以及威胁当地物种和居民的生存。
25年内或迎来无冰夏季
北极周围的陆地防止极低海洋环绕北极移动,这一点不同于南极。在北极地区,海水朝着北部-南部移动,穿过北极陆地,进行剧烈的冷暖水温度转移——太平洋穿过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之间的白令海峡,大西洋穿过格陵兰和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之间的弗拉姆海峡。这导致高纬度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在零下15摄氏度左右,其他大部分地区一年内大部分时间的温度接近融点。即使升温幅度很低,也会对北极的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虽然也呈升温趋势,南极的年平均温度达到零下57摄氏度。
南北空气的有效混合可能也在北极剧烈升温过程中扮演角色。向北移动的风携带各种污染物,例如欧亚烟囱排放的煤烟,产生剧烈的升温效应。最近几十年,白鲸、海象和北极熊体内的煤炭燃烧副产品——汞的数量不断增多,所有这些都是因纽特人的食物。这种污染告诉我们北极并非一个“纯洁”之地。
北极升温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浅色的冰雪被颜色暗淡的陆地或者水取代后导致的升温效应。由于暗淡表面吸收更多热量,导致局部地区升温幅度更大,进而促使更多冰雪融化,暴露出更多暗淡的陆地或者水。冰雪的“反照率效应”所能产生的正反馈效应超过很多研究人员的预计。根据绝大多数气候模型的预测,北冰洋将在本世纪末迎来无冰夏季。但根据2009年《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刊登的一项分析发现,这一现象最早将在2037年出现。现在,一些科学家认为出现无冰夏季的时间可能早于2037年。
提高海平面 影响全球气候
随着海冰的消失,北极海岸线正在遭到侵蚀。现在,阿拉斯加部分地区的海岸线一年内消退14米。与此同时,小生境——例如多年冰上的融水池——也在不断萎缩。随着栖息地的减少以及南方入侵者的涌入,北极的一些物种将走向灭绝,其他一些生物则选择北上,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种生物学上的“重新洗牌”的早期迹象已经非常明显。北极熊等高纬度北极地区的物种正在遭受苦难,鲭鱼和大西洋鳕鱼等一些物种则涌入这一地区繁衍生息。
北极发生的变化所能产生的影响将是全球性的。海冰融化并不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因为浮冰融化将变成同等体积的海水。但冰川融化能够产生这种影响。目前,北极冰川正在快速消退。据估计,格陵兰冰帽每年的冰损失量可达到2000亿吨,足以满足10亿人的用水需求。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全球海平面将在本世纪升高59厘米,北极的情况将更为严重。
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北极融水将破坏全球海洋的“转向循环”,即热带与极地之间的海水交换。这种现象在过去6万年至少发生7次。最近发现的证据显示,这种“剧变”不会在近期内出现。另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北极永久冻结带融化时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大约5500万年前,这种现象也曾出现,导致全球温度在短短几千年内升高了5摄氏度。目前,北极的很多变化所表现出的程度——例如雪融和冰川消退速度——仍在历史波动范围之内。不过,人为因素导致的变化不具有可预测性,导致北极消融幅度和速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掀起资源开采狂潮
从长期来看,北极的消融不仅对当地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身为罪魁祸首之一的人类也会深受其害。海冰的消失将吞噬最后的爱斯基摩人文化。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北极的消融在让人类遭受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成为受益者。随着苔原的消退,北极的很多地区将变成农田,春季繁茂期提前可让农作物栽种量提高25%。以格陵兰为例,所能栽种的马铃薯数量将远远超过当前的100公吨。此外,海冰的消融也让北极的原材料更具有可获得性。北极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阿拉斯加的锌矿,加拿大的金矿,瑞典的铁矿以及俄罗斯的镍矿。
北极同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美国、加拿大、格陵兰、挪威和俄罗斯都已经颁发了勘探许可。4月18日,埃克森美孚公司与俄罗斯石油公司达成一项协议,投资5000亿美元开发俄罗斯喀拉海的海底石油。
北极的矿产资源开采业不可能一夜之间出现。北极仍存在大量海冰,让勘探面临难度和较高成本,此外,冬季的极夜和北极气旋也是不利因素。当前进行的绝大多数勘探不可能在10年内实现油气开采。然而,一旦进行开采,所能产生的效益将是一个惊人数字,石油公司和北极地区各国政府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在埃克森美孚公司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宣布达成协议后不久,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一系列计划,进一步吸引外国投资者开采俄罗斯近海油气资源。他说:“近海油气田,尤其是北极地区的油气田,是我们21世纪的战略资源储备,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俄国人和美国人在北极均有领土,20世纪后半叶,北极成为两个国家最有可能爆发核战的地区。随着北极消融,一些人担心北极国家为争夺北极资源发生冲突。现在,作为最大北极国家的俄罗斯和加拿大因争夺北极资源燃起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在8个北极国家中,一些国家正在采取军事化能源政策。2009年,挪威把军事指挥中心转移到北极的雷顿镇。目前,俄罗斯正在更换和升级其6个核动力碎冰船,一些民用基础设施也加强了安全举措。
北极并不是“无主之地”,这一点与南极不同,南极的管理受到一项国际条约的约束。在北极爆发的十几次领土终端中,最大的可能要属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争端,焦点是西北航道。不过,这两个国家都是北约成员国,并不会开战。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北极国家都是北约成员国。
北方航道通航时间延长
北极的消融除了掀起开采自然资源的热潮外,也开辟出新的航道。西伯利亚沿岸的北方航道能够将西欧与东亚之间的距离减少大约三分之一。这条航道每年能够通航的时间只有4个月或者5个月,同时也越发繁忙。2010年,只有4艘船使用北方航道,2011年猛增至34艘,其中包括油轮、运鱼的冷藏船和旅游班轮。
亚洲的主要出口国——中国、日本和韩国——都在投资建造破冰船或者有此打算。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无疑是一大机遇。目前,俄罗斯已制定计划,开辟北极航道,建造转运中心和其他基础设施,为北极资源的运输提速。随着北方航道可通航时间越来越长,俄罗斯无疑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降低对油气产业的依赖。
北方航道可通航时间延长对俄罗斯来说是个好消息,对埃及则无疑是一个坏消息。2011年,苏伊士运河为埃及带来的收入超过50亿美元。在可以通航的时候,商家显然会选择北方航道,而不是苏伊士运河,进而减少埃及的收入。在引发竞争的同时,北极也出现一些令人欣慰的现象。5年来,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不断加强在北极的合作,包括科学研究、测绘和资源开发。(来源: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编译:shooter)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你知道吗?我最讨厌要回复才能看的贴,可是又忍不住好奇去回复!你还讨厌什么呢?
Copyright © 2008-2021
上海打折论坛
(http://www.buab.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告购买及招商联系:13248016875 18051899690 QQ:332131857 3974115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博思互联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