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折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王大治
查看: 188|回复: 0

伦敦奥运至今非议不断 积极改变超越心理纠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1 12: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融入现代世界是改革开放后的事情,尽管日益强大,但这个世界各方面的游戏规则都是别人制定的,中国只是参与者,因此,在一个由别人主导的世界遭遇不公正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在体育赛场更不例外。
伦敦奥运会开幕至今非议不断,尤其是规则漏洞和裁判偏见导致的不公现象颇多,中国在羽毛球、自行车、体操等项目上都曾遭遇不公正的对待,而东道主英国队则在自行车、双人双桨赛艇等项目上滥用规则获益。

误判或者裁判不公是任何一届奥运会必然存在的现象,尤其是那些打分的项目,分数的多少全由裁判主观判断,更难以杜绝偏见的存在。像体操就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不管是腐败、国家种族偏见或者技术偏好、观看的角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分数的公正性。

东道主队员获得在规则内的优待,这甚至作为一项传统长期存在。因为东道主是赛事的组织者,有“地主”的人情优势,而在奥运会上担任辅助工作的裁判员,如巡边员、司线员、记录员等大都由东道国派出,优势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融入现代世界是改革开放后的事情,尽管日益强大,但这个世界各方面的游戏规则都是别人制定的,中国只是参与者,因此,在一个由别人主导的世界遭遇不公正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在体育赛场更不例外。

事实上,中国遭受的不公,主要是因为在乒乓球、羽毛球、举重、体操、跳水等项目上的垄断性优势,这种绝对优势让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官员们不爽,因为会阻碍该项目的全球发展,因此,试图通过不断修改规则来削弱中国人的优势。而在打分项目上(如体操、跳水等),对中国选手偏向严格而对别的国家要求较为宽松。

中国人也很少出现在国际赛事的裁判席上,更别说成为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官员。中国在各种优势项目出现了那么多的世界冠军,理应有优势参与该项目的国际管理和国际裁判,这种缺席为中国遭受不公对待提供了更多可能。

国际裁判和组织官员首先需要熟练的英语水平与业务水平,而在中国的体育培训体制下,运动员训练是全职的,而不是一边上学接受正常教育,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训练,这意味着运动员除了体育技能,其他都是缺失的,只能退役后重新回到校园补课,这减少了运动员进入国际组织的机会。

而且那些优秀而富有人气的运动员,退役后的命运并不能由自己掌握,组织会安排他们进入国内各个体育部门做官员,而不是鼓励他们向国际挺进,基于个人能力与利益,运动员更倾向于在国内官僚系统任职。


当然,中国的体育体制的目标是体育成绩,即在各种国际大赛中获得奖牌,这是体育政绩文化的核心,至于培训更多国际裁判或者国际官员并不是这项体制的要求,因此遭受忽略也是正常的。此外,中国运动员遭受不公后,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怕得罪国际组织及其官员,鼓励了国际组织在一些优势项目上对中国不公正的做法。

中国人总是怀着愤怒、沮丧的心情看待自己遭受的不公,从而具有了“受害者综合征”,即这一切源于别人的错误,并以此来掩盖自身的错误,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中国人应该具有平等意识并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改革目前的体制,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管理工作,由单纯的参与者向规则制定者、执行者角色发展,获取与自身地位相符的权力。(作者张立伟,原载昨天《21世纪经济报道》)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你知道吗?我最讨厌要回复才能看的贴,可是又忍不住好奇去回复!你还讨厌什么呢?

1 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