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折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王大治
查看: 288|回复: 6

中石化自称很节俭:萝卜会分部位红烧或凉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7 20: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石化:从摆谱到摆“菜谱”  ■ 贺骏
  你知道萝卜不同部位的不同吃法吗?或许中石化官方网站上最新提供的菜谱可以帮助你。
  日前,中石化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篇文章,标题为《弘扬优良传统维护国企形象》的报道。文章对中石化厉行节约的传统进行了自我表扬,其中就有中石化食堂如何节约的自我表扬,如“萝卜也会分部位进行红烧或凉拌”。
  中石化在官方网站上摆出自家食堂的“菜谱”来,是否有些“跨界”了。其实不然,中石化“摆菜谱”并非无厘头,因为就在不久前,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鲁广余的“天价茅台”事件被曝光,当事人被降职。尽管事件处理算告一段落,但对中石化的整体形象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怎么办呢?
  中石化广东分公司老总狂喝茅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摆谱,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如此“摆谱”的恶劣影响呢?找一个不喝茅台的其它地区分公司或总公司老总来树立典型吗?恐怕这比让CPI下降还困难。既然酒单怎么摆都是事,那就不妨摆摆菜谱吧。领导的菜谱还不能摆,就摆摆员工食堂的菜谱吧。看看中石化食堂是如何“不奢靡”的。
  萝卜的几种吃法?
  一根萝卜要根据不同部位的不同口味而做出多种吃法,这种事最直接的逻辑就是:厨师水平高,食客口味刁,基本属于“食不厌精”的范畴,与“厉行节约”还是有一段不小推导距离。
  再来说“食不厌精”,在中国历史上,最食不厌精的当属皇帝,相信一根萝卜,在御膳房厨师们的手上,可以比中石化食堂的厨师们划分出更多的部位,做出更多的菜。当然,皇帝的食不厌精,会促使御膳房的厨师们精益求精。因此,御膳房的厨师到了民间,也是自然备受豪门富户的欢迎。
  不过,厨艺高是需要成本的,御膳房的厨师们的待遇自然不会低,同理,中石化食堂的厨师们待遇也不会低。不知中石化是否能够公布一下这些厨艺高手们的收入?有理由相信,中石化为了萝卜的多种做法而支付给厨师的成本,不论拐多少弯,最后都要体现在加油站上。不过,还是应该庆幸的是,中石化的厨师们只能把萝卜分出几个部位,要是能分出几十个部位,还不知加油站的油价会涨到何种地步。
  中石化是大名鼎鼎,茅台酒是鼎鼎大名,茅台+中石化,一个白酒,一个黑油,这样的白+黑,的确是“强强”联手。这个强,是强大的强,也是强盗的强。只见那中石化的老总从来不会在乎茅台的天价,想那茅台的老总也不会半夜排队去加油。只可惜了那可怜的萝卜,好端端的突然被放到了两强中间,凭空遭到如此多的非难。
  幸福感来自比较对象
  中石化的老总“酒不厌精”,中石化的员工“食不厌精”,这些细节足可见中石化之精,因此,目前没把汽油也多划出几个号来卖,其实已经很对得起消费者了。
  再退一步,中石化的这些“精”,其实也并非全部来自有车族的头上。因为,每年中石化都还要从国家那里领取巨额的补贴,这些补贴可是全体纳税人的钱,不仅包括有车族,更包括大量的无车族,因此,作为有车族而言,还应该感谢中石化有能力从国家手里要到钱,通过中石化的转移支付,有车族还或多或少沾了无车族的便宜呢。
  如果老跟国际油价相比,老跟中石化的茅台和萝卜相比,人们将很难拥有幸福感。但是,如果与吃了三聚氰胺的奶、吃了瘦肉精、牛肉膏的人,以及白菜没人要烂在地里的山东菜农相比,还是相当值得庆幸的。
  是到下定决心,不再盯着中石化的时候了。你说与不说,中石化,还在那里。那么多的幸福感可以比出来,何必非要自己找不痛快呢?(来源:证券日报)

  中石化“萝卜公关”红烧还是凉拌
  一根萝卜的某个部位,该红烧还是凉拌?这是个问题;葱白和葱绿如何分开使用?这是个问题;吃饭时该把餐厅的灯全部打开还是实行局部照明,这也是个问题。然而,如此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对于中石化这样“以节约为优良传统”的公司而言,都不是问题。
  “我们在备餐的时候,食堂的灯不会全部打开,够用就行。在合理使用食品原料方面,我们也尽量做到物尽其用,例如大葱的葱白和葱叶会分开使用,萝卜也会分部位进行红烧或凉拌。”(4月27日《山东商报》)
  这是一篇登于《中国石化报》头版的名为《弘扬优良传统 维护国企形象》的稿件。作为中石化内部报刊,刊登这样的官样文章本来无可厚非——公众理解中石化在高档酒事件后急于开展形象修复的心情,也承认他们展开危机公关的必要性。只是,将一根萝卜的各个部位适宜于红烧还是凉拌研究到如此精湛之地步,究竟是用来说明中石化“厨才济济”,还是在为之前的天价茅台酒精心烹制下酒菜?反正人们没有从中读出一丝“精细管理”的味道——除了一股萝卜味。
  相比动辄上百万的高档酒,几根萝卜、几度电能说明什么问题?“萝卜公关”一方面说明中石化根本没有认识到“天价酒”事件的严重性,拿一些无关痛痒的细枝末节在跟公众“逗咳嗽”,而对根源深处的腐败奢华风气没有触及,对管理漏洞反思不彻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民众对垄断央企的监督再一次落空。中石化以一手漂亮的太极棍法,手起萝卜落,将“公众意志”打得满地找牙。
  精细管理是什么?重要的在于如何提高效率,如何防止腐败,如何制止不当行为,如何完善管理漏洞。如果“节约水电费、吃萝卜务求材尽其用”这样的事情都算是精细化管理的话,那么,要么中石化的管理实在太“精细”了,以至于“明察秋毫,不见舆薪”,对天价茅台视而不见;要么中石化太低估了公众智商,认为这样就可以对公众有个交代,就可以算是“危机公关”了。
  只是,危机公关不是这么玩的。这样的“公关”,只能带来更深层的“危机”。“天价酒”事件已经杀青,该罚款的罚了,该降职的降了。在这件事上,公众最希望中石化能彻底堵住管理漏洞,而不是看他们如何整治一根倒霉的萝卜。(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只萝卜无法修复中石化信誉危机
  连日来,公众对“天价酒”事件的处理结果质疑声不断:当事人鲁广余是违纪还是违法?鲁违规购买高档酒是为“自己用”,但高档酒为何又被卖出?用于“业务接待”消费掉的613瓶酒究竟接待了什么人?在很多问题没得到答案之前,中石化就草草了结事件,不仅严重损伤企业信誉,也让公众的误解进一步加深。
  而具戏剧色彩的是,中石化近日却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信息称,公司一直厉行节约,精打细算,“我们在备餐的时候,食堂的灯不会全部打开,够用就行”;“大葱的葱白和葱叶会分开使用,萝卜也会分部位进行红烧或凉拌”……此言一出,立即引发质疑声一片。连地产大腕任志强和潘石屹都加入了讨论大军之中,调侃道,“萝卜的什么部位适合红烧?什么部位适合凉拌?这确是很重要问题。”(《新快报》4月27日)
  不难看出,“天价酒”让中石化形象蒙尘,一段时间来,中石化也在通过自查自纠、加大正面宣传等方式尽力修复形象,但联想到此前的天价吊灯、豪华办公楼,以及高居不下的管理费用,中石化的负面形象,已非一日沉积,更何况在“天价酒”问题的追问还在媒体发酵之时,中石化的“萝卜论”不仅难承载修复形象重任,反而会沦为笑柄。
  事实上,中石化的信誉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部分国企面临的难题。现在,关于国企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让公众不满的是,一些国企的丰厚利润不仅来自行业垄断,而且这些利润的主要部分一没上缴财政,二没返还社会,而是被企业私分了。按照国际惯例,上市公司股东分红比例为税后可分配利润30%到40%之间,国有企业要远高于这个水平。而我国央企中上缴比例最高的资源性行业及垄断行业,也仅上缴税后利润的10%。
  不仅如此,国企的腐败也一直刺痛公众神经。多起典型案件证明,“一把手”权力过大、重大决策独断专行、缺乏有效制度监督是导致国企腐败的重要原因。去年8月,湖北省通报国企人员违纪违法案件,5年来该省共查处案件1544件,挖出“蛀虫”1789条,并总结出当前国企腐败的主要特点:一是企业“一把手”违纪违法突出;二是涉案金额巨大,影响严重;三是拉帮结派,上下勾结,窝案、串案明显增多。
  国企被视为“道德企业”,本应该成为企业经营的楷模与社会道德的典范。近年来,当部分央企恶炒地皮、争抢“地王”,依仗垄断地位与民争利的时候;当几家油企操控油价获取高额利润,让油价一路上涨还要大把索取国家补贴的时候;当个别国企高管挥霍无度,腐败事件按下葫芦瓢起来的时候,国企的道德血液在哪里?失信于民的伦理危机又何日得以修复?(来源:红网)

  中石化“晒萝卜”不如晒开支
  26日,中石化通报了有关天价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结果。然而就在同一天,一篇刊发于中石化公司网站上的稿件再次引发了热议。文章称中石化处处透露着节约的理念,即便是餐饮食品原料方面也做到物尽其用,例如萝卜也会分部位进行红烧或凉拌。(4月27日《山东商报》)
  中石化在“天价酒”事件之后推出的这篇正面报道,带有危机公关的意味,可惜,绝大多数网友并不买帐,反而把中石化此举讥讽为“晒萝卜”。其实客观地说,中石化上百万员工,像鲁广余这样的肯定是少数,有人生性节俭,把大葱的葱白葱叶分开用,萝卜分部位进行红烧或凉拌,以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这也没啥好奇怪的。
  问题的关键是,中石化之前屡屡爆出的“天价吊灯”“奢华装修”以及最近仍旧在沸沸扬扬的“天价酒”事件,已经伤了公众的心,现在想靠一根大葱、两个萝卜挽回信誉,重树形象,谈何容易啊?正如网友说的那样,即使我们相信基层员工在一根大葱、一根萝卜上都节省着用,但是也顶不住高层领导一顿饭喝一瓶价值上万块的洋酒啊。这一瓶酒,可以买多少萝卜和大葱啊?
  对中石化来说,不管是公共形象还是社会信誉,都是毁掉容易树立起来难。最主要的是,你得真正具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过去的挥霍无度、穷凶极奢彻底划清界限,一点一滴地挽回影响,重树信誉。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20: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倒是有个主意免费赠送,相信比弄出一根大葱两个萝卜有效。其实说来也很简单,既然中石化是国有企业,全国人民都是他的股东,那么,中石化能否以年、以季度或者是以月为单位,把其大小开支客观、真实地向其股东们公开呢?如果能够做到财务透明,开支公开,让一切的职务消费、业务开支都晾晒于阳光之下,还会发生“天价酒”事件吗?对公司股东做到财务透明、开支公开,这是公司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中石化不会不知道吧?(来源:长江商报)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20: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价:8.55 涨跌:0.03 涨幅:0.35% 总手:110322 金额(万):9464 换手率:0.02%
实时查询该股行情 进入中国石化吧 中国石化最新资讯 大单成交 中国石化买卖点

相关股票


天利高新(15.03 4.52%)
岳阳兴长(18.39 3.31%)
沈阳化工(10.94 2.15%)
惠博普(34.56 1.35%)
S上石化(9.36 1.08%)
潜能恒信(36.81 1.07%)


  26日,中石化通报了有关天价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结果。然而就在同一天,一篇刊发于中石化公司网站上的稿件再次引发了热议。文章称中石化处处透露着节约的理念,即便是餐饮食品原料方面也做到物尽其用,例如萝卜也会分部位进行红烧或凉拌。
  中石化在“天价酒”事件之后推出的这篇正面报道,带有危机公关的意味,可惜,绝大多数网友并不买帐,反而把中石化此举讥讽为“晒萝卜”。其实客观地说,中石化上百万员工,像鲁广余这样的肯定是少数,有人生性节俭,把大葱的葱白葱叶分开用,萝卜分部位进行红烧或凉拌,以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这也没啥好奇怪的。


  问题的关键是,中石化之前屡屡爆出的“天价吊灯”“奢华装修”以及最近仍旧在沸沸扬扬的“天价酒”事件,已经伤了公众的心,现在想靠一根大葱、两个萝卜挽回信誉,重树形象,谈何容易啊?正如网友说的那样,即使我们相信基层员工在一根大葱、一根萝卜上都节省着用,但是也顶不住高层领导一顿饭喝一瓶价值上万块的洋酒啊。这一瓶酒,可以买多少萝卜和大葱啊?
  对中石化来说,不管是公共形象还是社会信誉,都是毁掉容易树立起来难。最主要的是,你得真正具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过去的挥霍无度、穷凶极奢彻底划清界限,一点一滴地挽回影响,重树信誉。
  笔者倒是有个主意免费赠送,相信比弄出一根大葱两个萝卜有效。其实说来也很简单,既然中石化是国有企业,全国人民都是他的股东,那么,中石化能否以年、以季度或者是以月为单位,把其大小开支客观、真实地向其股东们公开呢?如果能够做到财务透明,开支公开,让一切的职务消费、业务开支都晾晒于阳光之下,还会发生“天价酒”事件吗?对公司股东做到财务透明、开支公开,这是公司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中石化不会不知道吧?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20: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烧,凉拌,白灼,煎,炒,炸,中国人向来在吃上花样多,最近中石化机关服务中心餐饮处的田海宁在批评天价茅台酒事件“违背了中国石化优良传统”时,举例说“我们在备餐的时候,食堂的灯不会全部打开,够用就行。在合理使用食品原料方面,我们也尽量做到物尽其用,例如大葱的葱白和葱叶会分开使用,萝卜也会分部位进行红烧或凉拌。”

如果萝卜可以看作中石化的危机公关,这公关有点“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狗急跳墙,兔子急了咬萝卜”的失败。用在0.6元/斤的萝卜上严格控制成本的行为,弥补在159万的茅台上大手大脚的浪费,人民群众的直觉肯定觉得这是玩文字游戏。

如果真要拿萝卜来做公关,你不能简单粗暴地以为中国人民都是有脑子的,你应该假设,中国人都是傻子。对付傻子,我可以给中石化指一条明路,其实只要简单地加减乘除,傻子也能明白,在萝卜上省吃俭用,就可以在茅台上大手大脚。

市场萝卜一般0.6-0.7元/斤,考虑中石化不差钱,采购价1.0元/斤,由于中石化对萝卜的处理有独到之处,毕竟“萝卜也会分部位进行红烧或凉拌。”嘛,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所以萝卜利用率比一般人节省25%,这样相当于每斤萝卜为国家节省0.25元。中石化员工总数据人民网2009年报道的,不完全统计100万,就按100万算吧,每人每天吃一斤萝卜(我们就是喜欢吃萝卜,怎么着了!),则每天为国家节省:
1,000,000×0.25=250,000
年工作日250天,休息日吃的萝卜算个人消费,不能计入国有资产,则每年为国家节省:
  250,000×250天=62,500,000
  
  怎么样,每年光吃萝卜就为国家节省6千多万!这个数字有说服力吧,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纠缠“中石化大楼安装1200万元天价吊灯”,还有什么理由纠缠“中石化2.4亿元奢华装修”,就更没必要纠缠100来万的茅台酒了。
  
  所以如果请我来为中石化做危机公关,与其纠缠萝卜有几种烧法,还不如仔细给大家算算账。其实中石化里面还是有高人的,你跟他说高利润,他跟说炼油亏损。这种公关意识,怎么在茅台酒事件上丢失了呢。也许只能理解成“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狗急跳墙,兔子急了咬萝卜”。
  
  其实萝卜除了吃法,还有很多“用法”,比如中石化员工的家属可以拿回家去,慰藉一下自己,以缓解丈夫天天在公务中茅台喝到夜不归宿,具体方法大家懂的。这能让这社会更和谐,家庭更稳定。可见萝卜功用之大,除了为中石化洗刷冤屈之外,简直应该提高到基本生活用品之必须了。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20: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 萝卜公关”这一说法源于中石化2011年4月21日发表的题为《弘扬优良传统 维护国企形象》的文章,网友认为这是中石化在经历“天价酒”等负面事件后,想利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挽救企业形象的新举措。萝卜公关也是中石化的危机公关。但这种危机公关并没有挽回其“天价酒”产生的负面效应,相反,因其没有将心比心而弄巧成拙。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20: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法由来
  中石化官方网站4月21日发布题为《弘扬优良传统 维护国企形象》的文章,举例说明了中石化长期以来的良好节约风气:“我们在备餐的时候,食堂的灯不会全部打开,够用就行”;“大葱的葱白和葱叶会分开使用,萝卜也会分部位进行红烧或凉拌”;“我们对加油站开灯关灯都有详细的规定,办公场所要求人走灯灭”……   4月20日,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就近期发生的广东石油违规购买高档酒事件召开内部座谈会,来自总部机关和在京单位的17名职工在发言中对此事件纷纷表示不满。机关服务中心餐饮处的田海宁对违规购买高档酒事件被曝光并不感到意外:“当前网络传播十分迅速,负面事件被揭露、被曝光是正常的,我感到伤心的是这件事抹杀了中国石化优良传统。”作为餐饮处的工作人员,她描述了中国石化餐饮服务的精细管理:“我们在备餐的时候,食堂的灯不会全部打开,够用就行。在合理使用食品原料方面,我们也尽量做到物尽其用,例如大葱的葱白和葱叶会分开使用,萝卜也会分部位进行红烧或凉拌。”[1]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20: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评论
  拿小小萝卜跟老百姓拉近距离,堪称中石化危机公关的高招。不过,效果适得其反。这座谈,与其说反思“天价酒事件”,不如说是正面包装企业形象。从“铁人精神”到大葱、萝卜“分部位使用”,都在证明作为“共和国长子”,中石化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厉行节约的传统”。   不少网友质疑了:危机公关,要讲艺术,但绝不是忽悠人的“艺术”。公关攻心,就该拿心换心。敢于担当,敢于认错,这是最简单、最没“艺术含量”的方法,最容易化解信任危机。当“天价酒事件”引爆公众对中石化腐败极大不满,中石化还标榜“厉行节约”,这不是挑战公众最基本的判断能力吗?   看来这个萝卜公关,做得是弄巧成拙了。跟去年3Q大战时腾讯的“悲情戏”公关一样,这无疑只是增加人们的笑资。[2]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你知道吗?我最讨厌要回复才能看的贴,可是又忍不住好奇去回复!你还讨厌什么呢?

1 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