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7-27 19: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3、连锁单品牌店、连锁综合店和个体店的份额占比将会是40%、40%和20%。
在专营店里面,还有连锁与非连锁,单品牌店与综合店之分。韩国2011年的数据显示,连锁的综合店与单品牌店占了全部专营店份额的90%,个体店份额只剩下10%。这是有道理的,社会在发展,一定是社会化大生产代替小农经济的。我们估计,2020年的中国,连锁的份额将去到80%,其中连锁综合店占40%,连锁单品牌店占40%。虽然今天的中国,单品牌店还没什么份额,但是,我们相信,三年之内,单品牌店就会崛起,甚至比综合店更强。在韩国,单品牌店的占比和增长速度都已略高于综合店。单品牌店有一个好处,从制造到零售,都是一条龙,这个链条与综合店相比更为紧凑。
4、电子商务占15%。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下电子商务渠道。我有3年的时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最不想面对这样的局面,通过十五年的努力,到2020年,我们开了10000个店,然后,消费者站出来说:兄弟,我们有电子商务,不需要你了。想想,多大的悲哀啊!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判断是,2020年电子商务会占15%的份额,不到专营店渠道的一半。电子商务是个东西,但并非那么神乎其神,也有劣势的一面,例如:电子商务的客流成本并不便宜。我听网创的叮当说,电子商务的平均点击成本是2.7元,我拿娇兰佳人的租金除了下进店的人数,平均2.5元,电子商务并不占优势。电子商务要送货上门,我们实体店是自提的,省运费。所以说电子商务并没有成本的优势,此其一。其二,通过互联网购物,可以看到图片、文字,但摸不到实物,闻不到香味,体验不如实体店。其三,电子商务得到产品有时间差,实体店则一手交钱一手立马交货。看回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占比并不高,甚至不到10%,韩国化妆品电子商务渠道才占3%。
5、倍率的变化:从10多倍到5倍。
所谓倍率,指的是零售价与制造成本的比例。就一般的品牌而言,包袋的倍率是5倍,鞋子也是5倍,运动服是3倍,休闲服也是3倍,男装6倍,女装7倍。而在化妆品行业,彩妆是8至10倍,护肤品则是10倍甚至15倍。奢侈品、精品、大众品的倍率不同。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大众品的倍率。
我们了解到,韩国大众化妆品的倍率,彩妆是4倍,护肤品是5倍。在日本、台湾,也差不多是这个倍率。而在中国,这个倍率要去到10倍甚至10多倍。这个状况是不合理的,不仅是化妆品,在中国很多产品的价格是虚高的,这与中国落后的流通方式有关。中国落后的流通方式,需要巨大的利润去支撑,从而导致在研发、品控方面投入不足,产品做不好。不仅仅是化妆品,其他很多行业也是如此。
我们认为,这种状况一定会改变,到2020年,中国大众化妆品的倍率,会跟韩国日本一样,去到5倍。甚至不用到2020年,最早有可能在2015年就会去到。如果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意味着接下来这5到10年,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会去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中间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