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7-26 08: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日17时33分,“浙大往事”博客贴出“间歇时玩牌”照片为杨卫辩解。根据照片,当时演讲台上有人在合影,台下亦有与会者举起了相机,的确疑似“会议间歇期”(如右图②,网络图片)。该博文还贴出人人网上“杨卫校长的辟谣”,称“真相是会议中歇期,玩纸牌作为消遣,想不到被媒体黑了”。博文同时认为:“就以该事而言,其实就是个高中生上课玩手机的事件,只不过高中生变成了校长,上课变成了开会,玩手机变成了打牌,性质是一样的。”
然而,人人网上“杨卫”的账号日志及照片数量均为0,仅有17条状态发布,是否确为杨卫本人的账号仍待确认。截至记者发稿,记者未能联系到杨卫本人,浙大官网上亦未见针对此事的回应公告。
行为有悖会议主题
大学校长该不该在会场玩游戏?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玩牌这件事要从各个方面分析。“有可能是因为这些论坛的质量过烂,在论坛上面发表的内容大同小异,对大家而言缺乏吸引力,只是一味地耗费精力。当然,也有些校长没有认真对待论坛,没有把提高能力的途径放到教育和学校本身,这是现实制度的问题。”
知名学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玮则明确表示“不认同杨校长的做法”。“我认为他根本没有理解这次会议的主题。”冯玮认为,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弘扬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理解和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杨校长不理解和尊重其他院校,不想吸收其他院校的想法和经验,有悖于这次会议的主题。”冯玮说。
对于博客“浙大往事”认为“媒体在黑杨校长”的观点,冯玮也予以反驳:“试问:如果在做报告的是教育部长,杨校长会玩牌吗?敢玩牌吗?”
事件折射社会失望情绪
从网友评论的观点看,许多网友将这一事件的矛头指向了大学行政化尤其是大学校长的行政级别。
一条微博在短短两天内居然转发3万多次,并引发巨大舆论关注,原因何在?熊丙奇认为,这次事件显示出社会对大学的失望情绪和办学质量的不满。办学质量和理想的差距大,大学校长对大学质量的贡献不突出。“而且现在大学校长往往没有什么教育理想,与民国时期那些有名的校长差距越来越大,所以网友才比较关注。”
近几年,高校负面新闻频发,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冯玮认为,高校的问题很多,“网友对高校不满,对行政领导不满,带有一定的‘仇官’心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