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折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王大治
查看: 120|回复: 0

北京广州排涝系统参考前苏联标准 三年一遇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5 10: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对城市排水能力的标准而言,一年一遇意味着排水系统可应对每小时36毫米的降水量;两年一遇,即可抵御58毫米/小时的短时强降雨;五年一遇,即能抵御69毫米/小时的短时暴雨。

对城市排水能力的标准而言,一年一遇意味着排水系统可应对每小时36毫米的降水量;两年一遇,即可抵御58毫米/小时的短时强降雨;五年一遇,即能抵御69毫米/小时的短时暴雨。
过去几年,北京、武汉与广州一样出现“看海”奇景,而背后根本原因,其实是大城市长期沿用的排水系统标准已经不适应现实需要。
截至昨天凌晨2点,北京城区降雨量212毫米,这也是61年来北京经历的最大强降雨。记者翻阅前两年广州市挂红色暴雨预警统计情况,发现同样级别的暴雨之下,广州恐怕也难逃一劫:如2011年7月15日8时至16日8时,广州平均降雨量62.37毫米,市中心城区28处现短时积水或涝情。
记者了解到,北京、广州上个世纪50年代进行城市排涝系统建设的时候参考了前苏联的城市标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排水系统标准已经严重脱离时代的需要。如广州,目前85%的地区排水标准仅为一年一遇,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广州市水务局相关处室的工作人员向本报解释说,一年一遇即意味着排水系统可应对每小时36毫米的降水量。
亚运前,广州大力治水,按照计划,广州水浸点普通地区按照两年一遇的标准改造,可抵御58毫米/小时的短时强降雨;重点地区是按五年一遇的标准进行改造,如岗顶、暨大能抵御69毫米/小时的短时暴雨。经过此轮整治,广州中心城区200多个水浸点内涝得到了缓解。但是细心的市民也许发现,69毫米/小时的短时暴雨同样与上述暴雨级别有极大的鸿沟。
基础设施只能通过“人海战术”排水。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一旦有暴雨预警,广州市各级防内涝抢险队伍就得出外待命,随时准备抢险。据介绍,目前广州抢险人员扩充到2300人,一旦下雨,他们就开通强排水泵,通过人力加大排水。
文/ 记者 刘幸
本广告位招租,全站贴子下方显示。文字500元/月,可用图片800/每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你知道吗?我最讨厌要回复才能看的贴,可是又忍不住好奇去回复!你还讨厌什么呢?

1 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