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7-6 20: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20日,上海地铁二运官方微博贴出一张照片,并配文字:穿着暴露的姑娘,请自重!引起网友的强烈不满。
“荡妇游行”火了。从4月起的短短几个月间,它从加拿大蔓延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度……一集集如连续剧,而且是最热门的——每一集都被播报到全世界。
每一集都要在“前情提要”里拎出多伦多警官迈克尔·萨古蒂尼,今年1月,他应邀到一个大学的研讨会上发言时建议说,妇女应该避免穿得像“荡妇”,以免遭到性侵害。这位警官先生现在不知该有多懊恼——一时失言被全世界的妇女揪住不放,像在微博上说错了话被人拷屏存照引来无数@。
或许政治不正确的警官先生只是一条导火索,让妇女可以借机引爆她们的愤怒:我们受够了,别再把性侵犯归咎于受害者。
“我的短裙不是邀请”,妇女一直都在这样澄清,可总是有人不听,后者一厢情愿地坚持认为那就是邀请,是挑逗,甚至是同意被侵犯——可谁会真的同意自己被侵犯呢?如多伦多“荡妇游行”的发起者所说:“性自主并不表示我们允许自己遭受暴力……享受性并不等于招徕性侵犯。”甚至,穿少点儿可能只是为了凉快、舒服、自在,压根和性无关。
传统观念总把男人设定为天经地义的性攻击者,相应地为了保持性和性别秩序的稳定,女人就要好好地保护好自己的性,但同时也不能把性完全隐藏起来,奥妙在于一定要“得体”,这意味着,要在承认男人有攻击特权的前提下,小心地哄着他们玩游戏,表现自己的性——否则没魅力等于没价值;但不能轻易让他们得逞——否则还是没价值。“荡妇”却是麻烦制造者,因为她们公然袒露性,让男人有不得不攻击的压力,为了证明那以攻击性为核心的男性气概;却因此而又产生挫败感,因为毕竟还有惩治性侵犯的法律在。所以“荡妇”是很招人恨的,像挂在眼前又吃不到的胡萝卜嘛。所以,为了解决这些女人,一定要贬低之,贴上一个“贱”的标签;威胁之,声称她们更容易遭到性侵犯。
其实任何年龄、性别、相貌的人都可能遭到性侵犯,包括儿童、老人和男人,与他们是否具有性魅力没什么关系,只不过他们被认为“可以”罢了。在这一点上,性犯罪和其他犯罪是一样的:绝大多数抢劫犯针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而不是运钞车,不是因为前者有更多的钱而是因为欺负他们更容易。因此“荡妇”们受害的危险本来并不会更大,相反还可能更小,因为她们很勇敢,至少在自我表达方面。但是,“荡妇”这个词本身却是往这些妇女身上贴“可以”的标签,以文化的赦免替她们招引侵犯者。
对“荡妇”的甄别实际是对所有妇女的控制,而且会导致妇女之间的分离,因为她们会因此自觉不自觉地自我检查和相互检查。其实,如果说“荡妇”不过是流露了身体和性的自主,那么每个妇女和男人或许都应该支持她们,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这种自主,虽然表现方式可以各不相同。这就是“荡妇游行”的动机——以自承污名来反抗污名,通过宣布“我们都是荡妇”来抵制分化妇女的阴谋,当一个词能被证明没有杀伤力的时候,它背后的所指也就该被击退了。
“荡妇游行”是欢乐的,像个日间Party,让妇女们自在地公开表演和自我赞美。既然已经加入“荡妇”群了,当然不必再在乎男人的眼光、可以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了,这是她们为自己开辟的、摆脱如影随形的性别检查的盛大时刻。这就是“荡妇游行”能迅速流传到全世界的奥秘,因为,或许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渴望偶尔有这种欢乐。没错,欢乐和愤怒一样重要,当愤怒出以欢乐的时候,那实际是在说:别指望我们继续呆在受害者的位置上,我们不但不害怕,而且不在乎。
好吧,你可以不做“荡妇”,但你至少不要排斥“荡妇”,因为大家的权利都一样。如果你也有逃出“得体”外壳的秘密小心愿,那不妨幻想一下,在这种游行里要怎么穿?要知道这游行可是男女都能参加的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