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7-5 12: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铁运营安全是第一的,但是安全第一却不意味着安全唯一,安全是一个底线,它是我们最低的一个需求。接下来还有舒适、安心的需求,不妨看一下从1981年从北京地铁1号线运营以来,这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各大城市的地铁实际上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上的量级变化。在北京目前有372公里,13条地铁,最高每天有超过780万人次在乘坐;上海424公里,11条,最高的地铁日运能750万人次;广州236公里,8条超过780万人次的地铁日运能。
这么多的地铁运营数字,在地铁里面发生性骚扰的事件到底是高概率发生的事件还是低概率发生的事件呢?看一下7000多人参与的“是否在地铁里遭受过类似性骚扰的事情?”,答案是不到20%的人遭受过,也就是说五个人里面能有一个遭受过这样的事件,这个数字不算很高,但是也不能说很低。
面对在地铁中不断发生的对于女性骚扰的问题到底有没有办法去解决?接下来连线上海政法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章友德主任。章主任您好,面对现在不断发生的这种女性在地铁里面被骚扰的事件,有没有设立一个相关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章友德(上海政法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目前还没有这样一个机制来解决女性性骚扰的问题。实际上从中国的地铁能力来讲,快速发展,快速发展主要指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因为上海和北京,中国这些特大型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滞后,急需轨道交通来承载更大的运载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了地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地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的管理,可能软件还没有完全跟得上。这两年上海、北京可能都加强了对地铁公共安全应急机制的建设,特别是上海从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以后,开始设立上海第一个公共安全周,四年来每年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引线,提醒公众跟社会以及政府共同关注公共安全。但是他关注的加强轨道交通管理的意见中间主要是对安全评估,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评估体系以及加强第三方评估,这里面所涉及到的,包括在夏天所发生的这种还不是一个大概率的,比如说上海每天600万左右的地铁出行,但是只有五六起的举报,说到底这里面还不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大概率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