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霸气夺冠 曝从羽球顽童到宇宙丹成长史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7/74/740708E794A3A9D434E8AC1AB8CB29D8.jpg8月5日晚上,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硝烟散尽,林丹逆转战胜李宗伟夺得男单冠军,成为奥运史上首位蝉联男单冠军的选手,无愧超级无敌宇宙丹!林丹的职业生涯可以拍成一部完美的纪录片,过去十几年,林丹的成长道路上遇到了不少考验,国家二队时住过地下室,第一次奥运会首轮出局,有着陶菲克、李宗伟等一辈子的敌手。好在林丹是一个主动寻求改变的人,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他灵敏多变的球风上,也体现在他整个职业生涯始终如一的积极求变。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林丹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在世界体坛为数不多的一张名片。现在的林丹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全满贯"选手,他想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个榜样,平凡生活中的一份子。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E/ED/ED31EA7525DB9FC52D481AC970E368FC.jpg逆境成就改变的因子林建斌、高秀玉是福建龙岩一户普通的人家,与很多望子成龙的家庭一样,他们也把希望寄托在儿子林丹身上。小的时候,林丹经常被母亲高秀玉当女孩来打扮,他的第一项课余活动也是极具文艺气质的电子琴。不过生性好动、无拘无束的林丹最终还是选择了羽毛球。
那一年,林丹5岁,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一个,每天压腿之后都会疼得掉眼泪。完成训练后,林丹还要跟在大队员身后跑步。在进福建队前的业余班中,林丹是惟一一个用左手打球的孩子,尽管年龄小、技术弱,但身体素质很好,比赛成绩总是排在前面。
与很多同龄人不同,在那段大多数孩子最顽皮的光阴里,林丹留下的只有汗水。9岁那年,林丹孤身来到福建省羽毛球队。那之后,陪伴林丹的是永不休止的训练和比赛。林丹的妈妈高秀玉说,自儿子进入福建队后就很少见面了。自离家到了福建少体校后,林丹便开始喜欢给家里打电话。林丹那会儿不适应宿舍生活,每天晚上都会哭一场,有时训练后也会流泪。他开始想念家里,便时常给家里写信。后来队里装了电话,林丹便一直打家里的座机,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2/22/2214C49DE951230C569EA64440CFB274.jpg
成长过程并不那么顺利1995年,林丹拿到了全国青少年男单冠军,随即被解放军队挑中。那一年,林丹12岁。
从少体校到福建队,再到后来的解放军队,林丹永远是队里最优秀的一个,所有教练都喜欢这个有着超强爆发力和身体素质的队员。3年后,林丹上调进国家青年队,但淘气的个性以及在亚锦赛中的消极表现让他吃了苦头,林丹被退回省队。一年后,林丹重新杀回国家二队。当时国家队有个传统,打不上一队的队员只能住地下室,进入一队后方可安排进国家队宿舍,林丹为此没少在地下室过日子。这样的日子熬了两年。
2002年,林丹在汤姆斯杯以及随后几站公开赛中皆是首轮出局,"林一轮"的外号就此被叫开。一番坎坷后,林丹晚上时常加练,在随后6站公开赛中拿到5个冠军和1个亚军,并有了自己取胜后的招牌庆祝动作——行军礼。2002年8月22日,林丹首次登顶世界第一。2004年全英锦标赛,林丹战胜偶像皮特·盖德夺冠,世界排名进一步巩固。也正是在那场比赛后,林丹被国外媒体称为"Super Dan"(超级丹)。
"我的成长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我觉得其实是一件好事。当你战胜困难的时候都是对自己提高的过程,所以我觉得也挺好的。"多年以后,林丹悟到了其中的辛酸,"我相信将来有很多运动员在朝着这个梦想努力,就一定会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我相信他们都能坚持过来。"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3/3D/3D02F88D20ABD82C0D70A025EDE15C19.jpg
坚持做自己成就全满贯 雅典奥运会前,林丹已贵为世界第一,风头一时无二。不过等待林丹的是一个无法再糟糕的结局,过度的"雄心壮志"让他彻底迷失了自我。雅典失利后,他甚至听到"奥运会"三个字就有些头皮发麻。一段时间后,林丹意识到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无所谓,真正的改变还是要靠自己,"我只想做我自己,有人说我狂妄,但这不是我内心的欲望。"在教练和家人的帮助下,林丹重新走了出来,进入北京奥运会备战周期。
2007年,时年已65岁的老帅汤仙虎回队执教林丹,一年后,林丹在北京奥运会战胜李宗伟赢得金牌。2010年,林丹在广州亚运会再一次战胜李宗伟,史无前例的大满贯就此诞生。"没有生活中灵敏改变的态度,就没有赛场上灵敏的技术。不管别人怎么看林丹,我就是金满贯,我赢了!"
"如果连续参加三届奥运会,对一名运动员来说是无上的荣誉,这说明你在这十多年中一直保持着好的状态。"林丹渴望伦敦之旅,那将是他的第三次奥运会。不过对已成就全满贯的林丹而言,伦敦只是"改变"的一站。
9岁进入专业队起,林丹的羽毛球生涯整整过去了二十年,如同李宁"让改变发生"的口号,林丹用坚持和努力换来了成绩和尊重。"其实‘让改变发生’这句口号不止是针对所有的运动员,更多的是针对所有的老百姓,所有普通的人。无论他们从事体育还是从事另外一项工作,都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平凡的一生,我觉得这句话的意义便在于此。"林丹始终坚持"灵敏改变做自己"的生活态度,他也渴望用这种态度来影响周围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够像他一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一点一滴的改变。为了自己的梦想,变成熟、变坚强、变勇敢。 童年趣事:林丹竟爱打扮成女孩
初涉赛场:几乎每天以泪洗面
军营历练:14岁飒爽军装照
桀骜"超级丹":打教练摔球拍退赛内幕
恋情坎坷险分手:深情一吻定终生
时尚"超级丹":财富收入一路高升
林丹的职业生涯可以拍成一部完美的纪录片,过去十几年,他在成长道路上遇到了不少考验。然而,林丹是一个主动寻求改变的人,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他灵敏多变的球风上,也体现在他整个职业生涯始终如一的积极求变态度上。
2012年,奥运赛场,似乎预示着一个节点。已经29岁的林丹,卫冕男单冠军大满贯选手的林丹创作了新历史,在普遍的观念中,确实到了一个适合说再见的时候。只是,林丹还没有说,李永波也没有说,甚至整个羽毛球圈都不愿意这么说。
每一个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背后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争议。作为世界羽毛球历史上最成功的选手,个性独特的林丹也不会例外地存在着一些争议。因为,林丹是一个标杆。而林丹本人,这时候却在思索未来的人生。接下来,由我带你探究,林丹为羽毛球而生的军人经历。
宋祖英| 赵本山 | 杨钰莹 | 董卿 | 马伊琍 | 袁莉 | 刘晓庆 | 朱军 | 李小璐 |杨幂
林丹小时候,妈妈总喜欢把他当成女孩子来打扮。那时候的林丹胖乎乎的,头发留得长长的,都快盖住耳朵了,有时候,两个小脸蛋上还被妈妈抹得红红的,再穿上妈妈买的红色衣服,活脱脱一个小女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各地风靡学电子琴。当时,林丹正在上学前班,班里的同学都被家长带着去学电子琴,林丹也不例外。妈妈给他买了一台“卡西欧”的电子琴,价值一两百块,这个价格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了。可是,这么昂贵的电子琴却没能吸引住小林丹的注意力,天天坐在电子琴前,只动动手指头,这可把爱动的小林丹憋坏了,刚弹上一会儿,他就想从椅子上下来东逛逛西走走,结果只练了一个星期,他就再也不肯练了。林丹的爸爸和妈妈都是体育爱好者,爸爸喜欢打乒乓球和排球,妈妈游泳,还打篮球,经常代表上杭县去龙岩参加比赛。妈妈想,儿子不愿练电子琴,可总得练点别的吧。于是,她打篮球的时候就带上林丹,让他自己在场上跑着玩。当时,上杭县体育馆有少儿业余羽毛球的培训,林丹周围有很多小朋友都去那儿练球了。有一次,林丹跟着他们一起去体育馆玩儿,他第一次看到了羽毛球。看见小朋友们跑来跑去,挥拍、接球,林丹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好像是找到了一种对味的感觉。
与羽毛球结缘是在5岁,当时的林丹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在进福建队前的业余班中,林丹是唯一一个用左手打球的孩子,尽管年龄小、技术弱,但身体素质很好,比赛成绩总是排在前面。9岁那年,林丹孤身来到福建省羽毛球队。从那以后,陪伴林丹的是永不休止的训练和比赛。“从少年到现在这个年纪,我几乎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放在羽毛球上面,羽毛球在我生活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很快,林丹就进了培训班。但因为是业余班,其实更多时候是在玩儿。小朋友们在一起练习握拍、挥拍、跳绳等基本功,趁教练不注意,林丹就跟小朋友偷偷玩游戏,那段时光是快乐和无忧无虑的。
那个时候,小小年纪的林丹就显示出了不肯服输、自尊心强的劲头。当时的训练项目中,唯一让林丹害怕的就是压腿。刚开始的时候,小孩子的韧带没拉开,腿压不下去,教练就帮他压,小林丹疼得直哭,边哭边压,回家后,妈妈还要帮他继续压。可是,不管再怎么疼,妈妈也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不想去练了。周末的时候,训练队要长跑,绕着上杭县城跑两圈,至少也有几千米,林丹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他跑不到前面去,就死死跟着大一点的队员跑,一定要跑完全程,绝不肯中途停下。另外,在队里打比赛,如果输了球,教练还没说什么,林丹自己就开始掉眼泪了。
在业余班,林丹是唯一用左手打球的孩子,教练因此对他特别关注。虽然因为年龄太小,林丹的技术水平在班里并不是最好的,但他的身体素质很突出,当时班里进行技术评定,他的基本动作、步法,前后摸球线等项都名列前茅。
9岁时,在泪水中成长
1992年,9岁的林丹顺利进入福建省体校,来到了距上杭县600公里远的福州。在省体校的第一个学期,林丹是伴着泪水度过的。
林丹是在那年的冬天进的省体校,一向怕冷的他很不习惯宿舍的生活。自从把他送到福州的爸爸妈妈走后,他就开始哭,几乎天天都要哭上一场。甚至有时在训练的时候,练着练着想家了,小林丹就哭起来了,教练一看,就先让他站在一边,哭完了再练。训练完了,回到宿舍,他独自一人常常发呆,不知不觉中又开始哭起来。后来,林丹开始给家里写信,一天一封,主题基本都是: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你们快来看我吧。
直到今天,林丹妈妈还保留着其中的一些信。好在外婆外公和舅舅在福州,稍微缓解了林丹的思家情绪。每到周末,林丹便去外婆家吃点好吃的,给妈妈打个电话,周日再回到体校。刚到省体校的时候,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的林丹根本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衣服不知道换,床铺不知道怎么整理,更别说换洗床单枕套了,整个人都邋邋遢遢的。到体校的第一个星期,因为总是一个人发呆想家,在宿舍里哭,也想不起来去洗澡,他居然整整一个星期没有洗澡。直到第一个学期结束从家里再回到体校的时候,林丹想家的情绪才缓解了一些。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哭了,家信也减少到一星期写一封了。
在挺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后,林丹不服输、自尊心强的特点便显现出来。很快,他学会了换衣服、洗床单,独立生活的能力明显增强,在训练中更是特别要强。林丹妈妈说,有一次,林丹发烧打点滴,但他却不愿耽误训练,没有向教练请假,从医院回来便继续投入训练了。
1995年,林丹拿到了全国青少年男单冠军,随即被解放军队挑中。那一年,林丹12岁,进队后就领到了多套装备,这让正处于青春期的林丹欣喜不已。从少年体校到福建队,再到后来的解放军队,林丹永远是队里最优秀的一个,所有教练这都喜欢这个有着超强爆发力和身体素质的队员。
14岁时,在部队经受洗礼
1995年,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林丹获得了男单冠军,被解放军队看中,让他到队里试训了10天。之后没多久,林丹便接到了解放军队的录取通知,12岁的他就这样跨进了军队的大门,成为一名军人。到解放军队后,队里给林丹发了很多新装备,好像还是凯胜的,有服装、球拍等,抱着这些装备,林丹别提多开心了。因为在此之前,他一直用的是木头拍子,从来没有用过这么好的装备。
除了新装备,林丹还拥有了自己的军装。当时他的个子特别小,还不到1.4米,帽子戴在头上像扣了一口锅,腰带系到最里面的扣眼还是松,裤子直往下掉,大家见了都哈哈大笑。
1997年,林丹随解放军队到南日岛体验部队生活。在那里,他们这些专业羽毛球选手每天要跟部队官兵一起出操、站岗,在大太阳底下站几十分钟、夜间紧急集合等,林丹都一一体验过。除了操练,他们还要跟部队同吃同住。林丹说自己在赛场上的那股霸气是与生俱来的,事实上,这股霸气是缘于他从小不服输的性格。这股不服输的劲头让林丹在无论多么苦多么累的情况下都不愿低头,从地方体校到军队,他的这种性格得到了更好的锤炼。
20岁时,成为“超级丹”
然而命运依然给这个未来的英雄体验磨难的过程。2002年,林丹在汤姆斯杯以及随后几站公开赛中皆是首轮出局,“林一轮”的外号就此被叫开。一番坎坷后,林丹终于明白,仅靠天赋是赢不了比赛的。这之后,林丹晚上时常加练,在随后6站公开赛中拿到5个冠军和1个亚军,并有了自己取胜后的招牌庆祝动作——行军礼。2002年8月22日,林丹首次问鼎世界第一,尽管只有短短一周时间。2004年全英锦标赛,林丹战胜偶像皮特·盖德夺冠,世界排名进一步巩固。
2002年8月22日,不满19岁的林丹竟登上国际羽联排名第一的位置,尽管保持的时间仅有一周。自2002年首夺公开赛冠军起,林丹在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和各项国际大赛中获得大量冠军。从2004年到2008年几乎四年时间占据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被世界羽联和媒体称为“超级丹”。
中国羽毛球队主帅李永波不止一次这样评价林丹:“他是难得一见的天才。”
从2003年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到现在,林丹手握16个世界冠军,成为中国羽毛球队中获得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运动员,同时他也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全英赛等所有大赛的男单冠军收归囊中。林丹是世界男单的霸主,是这个项目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运动员。
“我的成长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这是好事。虽然我希望做到最好,遇到困难也总会让我苦恼,然而战胜这些困难带给我的提升,却会让我兴奋不已。”多年以后,林丹悟到了其中的辛酸。
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林丹的世界排名已经是世界第一,风头一时无二。李永波见状连忙要求媒体给林丹降温,林丹却并不在意。“这届奥运会,我就是冲着金牌去的,拿到银牌都算失败。”林丹甚至在行李箱中带了一顶军帽,并已经设计好了夺冠时的庆祝动作。
不过等待林丹的却是一个无法再糟糕的结局,过度的“雄心壮志”让他彻底迷失了自我。8月15日进行的首轮比赛,林丹便以12比15、10比15不敌对手。对手赛后评价林丹:“他太想赢球了,心态反而出了问题。”
这次失利后,林丹甚至听到“奥运会”三个字就会头皮发麻。在为数不多谈及雅典失利的采访中,林丹说自己睡不着觉,也不想见任何人。“雅典失利是我一生都难以忘记的梦魇,不过我认为一个运动员要想成功并不是去赢得每一场比赛,有时候失利也能很好地促进自己实力的提升。”
一段时间后,林丹意识到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无所谓,真正的改变还是要靠自己,“我只想做我自己,有人说我孤傲、狂妄,其实这都不是我内心的欲望。”林丹在痛苦中品味着成长与改变,在教练和家人的帮助下,他又重新走了出来。 2008年韩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决赛首局开场,场面完全呈一边倒局面,林丹迅速地以21:4先声夺人。不过次局韩国名将李炫一却顽强地反扑,23:21扳回一城。决胜局中,双方陷入拉锯战至23平,紧要关头,李炫一的一次劈杀出界了,没想到边裁和主裁都认为是界内。林丹一怒之下摔了拍子,并与韩国队的中国籍教练李矛发生争吵,在中国队教练的劝说下才得以平息。不过,林丹却吃到了黄牌,这段插曲让林丹此后战意全无,以23:25输掉了比赛。
赛后经组委会协商,认定冠军应属于林丹。
2008年4月10日,正在福建晋江集训的国家羽毛球队进行了汤姆斯杯前的队内比赛。由于这一天是媒体开放日,来自中央和地方的媒体记者均到场采访。当天下午,国家队分成A、B两组进行五局三胜的对抗(包括单、双打),其中男单的林丹、陈郁被安排在一组,而鲍春来、陈金在另一组。
尽管率先上场的林丹以2∶1赢了陈金,但其所在的一组最终败给了另外一组。林丹为此将所在组的失利归咎于吉新鹏在男单分组方面有问题。 赛后,正当吉新鹏与老帅汤仙虎谈事时,林丹怒气冲冲地喊道:“吉导……”第一声,吉新鹏发现其语气有些不对劲,没有理睬他,继续与汤仙虎聊着。第二声,吉新鹏才朝着林丹的方向走出,并质问:“你叫什么叫……”林丹怒斥为何给男单排出这样的出场次序,吉新鹏解释这是钟波(男单主教练)安排的,他只是遵照执行而已。一阵口角后,林丹推吉新鹏一下。但被记者写成拳打教练,引起轩然大波。事后乒羽中心出面辟谣,当时在场的汤仙虎教练也证实了林丹并无打教练,只是推了一下。
事后,林丹向吉新鹏道歉,并希望他出面澄清。但吉新鹏只在微博上写了段模棱两可的话,致使该事件陷入迷雾。后来,调查到该记者与吉新鹏老婆有联系,吉新鹏被调离国家羽毛球队。
林丹频繁退赛的事件最初起源于2010年年底的中国羽毛球超级赛和中国香港羽毛球超级赛,当时林丹以身体疲惫为由连续两站在超级赛的四分之一决赛退赛,使他那两站的对手中国的谌龙和越南的阮天明不战而晋级,当时受到了一些球迷的质疑。
进入2011赛季,林丹却将退赛高频率化。他先是在2011年年初的马来西亚超级赛四分之一决赛退赛,受益者是林丹的国家队队友谌龙,林丹退赛的理由是训练时腹肌拉伤。这次退赛让林丹的老对手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很不满,因为李宗伟很想在自己的国家击败林丹来提升自信,不料林丹却以退赛的方式爽约。
2011年6月份的新加坡超级赛,林丹一路杀进决赛,决赛对手是另一名国家队队友陈金。就在观众期待的男单决赛开始前,林丹突然宣布退赛并向现场观众致歉,林丹的原因是突发肠胃炎。林丹的这次退赛引起了球迷和网友的更多猜疑,林丹还被冠以了林退退的外号。
2011年9月份的日本羽毛球超级赛,林丹在面对谌龙的时候第三次退赛。2011年10月份的法国羽毛球超级赛男单半决赛,林丹对阵日本选手田儿贤一。在赢下第一局,第二局局尾比分领先对手的情况下,林丹因甲沟炎复发2011赛季第四次退赛。
林丹如此频繁的退赛在羽毛球过往的比赛中是极为罕见的,因此很多人猜疑林丹的退赛是与国家羽毛球队争夺奥运会积分的战略有关。虽然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针对此事进行了辟谣,但欲盖弥彰的做法还是略显牵强。林丹的如此频繁的退赛到底是因为身体不好,还是另有考虑?恐怕这个问题还不会立刻明晓。
林丹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即是他和同为羽毛球国家队运动员妻子谢杏芳的感情生活。
初见倾心
林丹与谢杏芳的恋情萌芽于2003年,当年谢杏芳随国家队去福建晋江集训,偶遇林丹,两人互相被对方独特的气质所吸引,于是聊得很投机,随即成为好友。而当年,谢杏芳在国家队女单组球打得不太顺利,林丹也刚刚升入一队不太久,前途还很难说。两颗都需要依靠和鼓励的心,在这种特定的土壤中,走近了。2004年春节前夕,林丹向谢杏芳发去了示爱短信,虽然谢杏芳当时并未马上回答,但最终二人还是成为了情侣,并开始了羽坛一段“神雕侠侣”的传奇。
共创辉煌
2004年林丹作为世界头号羽球选手参加雅典奥运会,可是却换来了奥运赛场首轮出局的惨痛经历。此时的谢杏芳,也正在因为状态不佳失去雅典奥运会参赛资格而苦恼。从雅典回国后的林丹与谢杏芳相互鼓励,共度难关。林丹的那句承诺:我会用成绩来保护我们的爱情。深深地打动了阿芳。
很快两人都走出了低谷,林丹在以后的比赛中真正强大起来,谢杏芳也逐渐摆脱低迷。从那以后,林丹与谢杏芳双双登上世界羽坛排名第一的宝座,并且在世界羽联举办的各类别比赛上频频夺冠。尤其是2006年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林丹勇夺男子单打冠军,谢杏芳获得女单冠军。在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林丹与谢杏芳的情侣关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2007年有着百年历史的全英赛的赛场,林丹在谢杏芳的女单颁奖现场上,送上一束玫瑰和深情的一吻,让全世界的球迷见证了这一对神雕侠侣的浪漫爱情。
登记结婚
林丹和谢杏芳长达6年的爱情长跑在2010年12月13日修成正果,两人在广州市海珠区民政局登记结婚。第二天下午,林丹已经出现在总局训练馆训练,他默认了和谢杏芳登记一事,并称当时知道有很多人在旁边拍照,但不知道已经被传到了网上。林丹和谢杏芳已被公认为中国体坛最具代表性的模范夫妻。
时尚超级丹
不论作为一名运动员还是一位成功的男人,林丹都是霸气以及时尚的代名词。
在赛场上取得如此的成就,有着俊朗外表和鲜明个性的林丹自然也成为了时尚界的宠儿。早在08年北京奥运会夺冠之前,林丹就已经拍摄了多款写真。奥运会夺金,更是让无数的体育迷记住了这位星光熠熠的超级明星。林丹成名后除了在赛场上更加努力,还频频为许多知名时尚杂志拍摄封面,为赞助商拍摄活力十足的广告。这也让林丹的财富收入一路高升,同时人们的视野里,又多了位时尚气息浓郁的超级丹。
林丹不仅举止时尚,而且他对于时尚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林丹曾亲身参与设计以自己命名的服装品牌LD,并且举行了媒体见面会来进行宣传。林丹平时就很注重设计与装饰,他在和妻子谢杏芳一起出席时尚派对时,经常为谢杏芳的服饰打扮出谋划策,俨然经验十足的感觉。
这就是一个真真实实的林丹,霸气个性又时尚,魅力四射,不愧为21世纪体坛的大众偶像。
宋祖英| 赵本山 | 杨钰莹 | 董卿 | 马伊琍 | 袁莉 | 刘晓庆 | 朱军 | 李小璐 |杨幂 8月5日,北京时间21:23林丹击败李宗伟,夺得羽毛球男单冠军,为中国军团夺取第26金。时隔4年,林丹再次获得羽毛球男单冠军。
据悉,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得男单金牌后,林丹的身价顿时飙升。有数据显示,其身价在奥运年当即飙升至1250万元。而记者也极为有印象的是,就在林丹刚刚加冕北京奥运会冠军时,已经有赞助商的电话打到记者的手机里,寻求和林丹的合作。
时至今日,林丹的身价已是一涨再涨。下面,我们盘点下林丹所代言的广告。
林丹广告收入超200万美金 接班刘翔成吸金王
林丹霸气夺冠 年入千万也是保险理财“超级丹”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8/06/123536368_11n.jpg
红牛 姚明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认为,体育能体现公民价值观,如果一枚金牌超越了公民价值观,只能说明公民价值观还抵不上金牌。
姚明以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为切入口,阐述了金牌与公民价值观的关系。姚明的态度很明确,他认为充分利用规则力拼金牌并没有错,但这只是金牌观;金牌观只是公民价值观这个立体、庞杂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前者不应囊括甚至凌驾于后者之上。
2012年伦敦奥运会,国内舆论呈现出一个显着拐点,对于“唯金牌论”的反思、批判不再局限于民间,而是自下逐渐向上,正在达至上下口径一致的可喜局面,就连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也发表了摒弃“唯金牌论”的准官方看法。
需要注意的是,反思金牌观不能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所谓竞技比赛,当然要从成绩上分出个一二三来,运动员力拼金牌和国人期待金牌并没有错,且是人之常情,这是极其正常的体育价值观。要反思批判的,是畸形的体育价值观,也就是“唯金牌论”——眼珠子里只有金牌;金牌大于人生、亲情、健康等等一切;拿不了金牌就等同于零;金牌外的一切参与都了无意义。
看重金牌是正常的体育价值观,但公民价值观的外延更为丰富,比如尊重。羽毛球消极比赛的“八君子”为的是追求更好成绩,但她们以及“幕后推手”却忽略了对于观众、这项运动以及奥林匹克精神的尊重,也就是公民价值观出了问题。当金牌观、体育价值观与公民价值观发生碰撞,消极比赛者选择的是前者,而这正是引发全民讨论的由头。
尊重是公民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尊重的对象包括观众、规则、体育精神,也包括对手。令人欣慰的是,在反思“唯金牌论”的社会氛围下,国人也逐渐展现出格调更高的公民价值观。林丹战胜李宗伟夺冠后,国人为超级丹的卫冕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不忘为悲情的李宗伟送去掌声和尊重,我供职的杂志发了一条名为《伟大的林丹,伟大的李宗伟》的微博,短短半小时,转发数超过一万。
当然,对于如何处理金牌观、体育价值观和公民价值观的关系,我们的体育官员、运动员和观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