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硬撑读名校 换所学校或许更能成才
昨日是成都一名校初三毕业学子黄义修卖掉所有课本教材、离家出走的第20天(本报昨日报道)。尽管父母、老师、同学和媒体尽力寻找,但至今仍无黄义修的任何音讯。此前,黄父向记者坦陈孩子学习成绩不佳却在名校念书,因此承受了太大压力,这是其离家出走的根源。名校是否会给孩子带来过多的压力?每个学生都能适应名校的教学环境吗?本报报道“阳光男孩”黄义修出走事件,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和教育专家的关注。
黄义修仍无音讯
父亲:担心他一辈子不回来
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黄爸爸,电话中他不停叹气。他告诉成都晚报记者,至今为止,他仍然没有儿子的消息,除了到学校附近以及电脑城附近寻找,发放寻人启事,他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找回儿子。
“我担心他一辈子都不回来了……”说到这里,黄爸爸有些哽咽。
警方已立案调查
黄爸爸说,儿子出走后不久,就已向武侯区望江路派出所报案。昨晚,成都晚报记者联系望江路派出所,警方介绍,他们已就此事立案调查,警方也已联系过网监部门,但黄义修从出走后,就一直未上过网。目前,寻人仍在继续。
同学分析:
他出走是想换环境
昨日下午,成都晚报记者再次联系黄义修初中所在班级副班长刁子科同学。刁同学介绍,因为所读的是名校,学习压力肯定比一般的学校大,而黄义修的出走,一定程度上就是因学习压力较大,想换个环境。
目前,学校同学仍在帮忙找人,四处发放黄义修寻人启事的传单。
100余网友转发寻人帖 并规劝黄义修和黄爸爸:
父母应“换位思考”
儿子应回家好好沟通
昨日上午,成都晚报官方微博@成都晚报发布“黄义修,爸妈盼你回家”的寻人启事,直至昨晚,微博已经被转载100多条。而就孩子出走一事,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观点,有人说孩子太任性,也有人说父母给孩子压力太大。
网友Pankim621劝解小黄,“世界上只有父母是真正爱你的!”“跟家里好好沟通吧!”而“蘑菇头彭婷”则希望“家长换位思考”,别给孩子太大压力。
今日,成都晚报热线电话962111继续开通,如果你有黄义修的消息,请及时电话告诉我们,或者@成都晚报新浪官方微博。
●专家有话说
姚文忠(四川教育研究院教授)
不是人人都适合上名校
换个思路或许更能成才
姚文忠教授认为,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要孩子读名校,这一点并非家长的错。
但有的学生在名校里竞争如鱼得水,有的学生本身能力不及就度日如年。眼下的学校(包括名校)对所谓“差生”缺乏疏导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结果让许多名校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利影响。
姚教授称,他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案例。一些所谓的“名校差生”在其家长转变思路后,换了一所普通学校,成绩反而突飞猛进,心情乃至性格也活泛很多。希望一些名校的学生家长,能从这些案例中得到启发。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选名校的三要件:
性格、能力、意愿
熊丙奇副院长说,孩子的性格和能力各有不同,他们不一定都能适应名校的环境。特别是一些学习能力、潜质本身就跟不上的学子,很可能产生压力大、没朋友、疲惫、自卑等负面情绪。这对十四五岁年龄段孩子的成长来讲十分不利。
熊副院长也谈到,很多例子都证明了不是人人都适合上名校,与其勉强上了名校对孩子成长造成不利,还不如家长在挑选学校时,就以孩子的性格、能力、意愿为考察重点去作出选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