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决定中美食品安全差距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几乎人人忧虑,然而,最需要行动的部门却无动于衷。相反,在美国,当年一本揭露餐饮黑幕的小说,就改变了一切。这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美国:一部小说改变卫生安全
1906年,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在芝加哥一家肉食加工厂打工数月后,写了纪实小说《丛林》(The Jungle),描述了肉食加工厂的肮脏污秽场景,揭露资本家的唯利是图和社会监管的严重缺失,使食品安全和卫生处于令人恐怖的状态。小说引发轰动,时任总统亦约见辛克莱。
美国的《纯净食品与药品法》在该小说问世后设立,美国政府还创建了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前身。辛克莱因此被视为经典的“Muckraker”,即扒粪者,他的“扒粪”使得美国食品变得安全清洁,美国的食品工业界也有过一段肮脏的历史,但美国人通过揭丑,最后纠正了它。
中国:三千黑新闻 专家、部门坚称“天下无毒”
复旦研究生吴恒与34名网络志愿者创办的“掷出窗外”食品安全网站,上线不到一年已经搜集近3000篇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报道,其资料库显示,2004年全国仅有4个食品安全严重区域,2011年发展为11个,长江以南地区几乎“全军覆没”。而且,有理由相信,这只是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的一小部分。
然而,在我国相关部门专家嘴里,我国饮食和药品安全则变得形势大好。即使出现问题,在专家们口中也会成了吃××才会有问题、一天吃××完全没问题的小事。态度决定分野,勿以善小而轻之,勿以恶小而容之。官方代表都做出类似的评论,企业厂商又怎会觉得这些人们眼中的问题食品是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