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do88 发表于 2012-7-19 09:24:42

安大护豚团队走进螺蛳山广场 保护江豚时不我待


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120718/001aa0ba48ab1170893910.jpg 安徽大学环境保护协会2012保护江豚团队7月17日走进铜陵螺蛳山广场,进行2012保护江豚行动的铜陵站活动。图为队员们在表演铜雕行为艺术,这个行为艺术的含义是,通过渔夫与江豚的矛盾,突出表现出现代人的不良社会行为与江豚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中国网7月18日讯(“微观中国”报道)安徽大学环境保护协会2012保护江豚团队7月17日走进铜陵螺蛳山广场,进行2012保护江豚行动的铜陵站活动。

铜陵站活动分为“灵动江豚”图片展、“江豚之殇”铜雕行为艺术、铜陵站祝福视频拍摄、话剧《江豚面圣》、江豚文化衫展示、为江豚签名、及江豚漫画展板展示。

铜陵站的活动下午四点开始。

行为艺术依然是保护江豚活动的亮点,此次进行铜雕行为艺术的是队长卓建勋和队员刘岸,当两个满身铜黄色的人走到展板前时,引得周围的市民一阵惊呼,纷纷谈论着两名队员的“奇装异服”。

队长卓建勋手拿鱼叉、头戴草帽,鱼叉对着江豚,扮演渔夫。而队员刘岸则是头戴染成铜黄色帽子,躺在地上,扮演江豚。

这个行为艺术的创作者是护豚队员钱畅。钱畅介绍,这个行为艺术的含义在于用渔夫与江豚的矛盾,突出表现出现代人的不良社会行为与江豚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渔夫手拿鱼叉的形象,一方面代表渔夫捕鱼时直接对江豚造成的伤害,例如滚勾、迷魂阵等。另一方面则代表渔夫不善加保护的大量捕鱼,造成江豚食物的不断减少,使得江豚饿死的比例逐年增加,其中渔夫影射江豚生存最大的敌人——人类的不良社会行为。

行为艺术表演对观看的市民产生了影响。现场的一位王大叔说:“一开始我还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是第一感觉很震撼,的确让我惊了一下,后来听了旁边这位解说员的解说,我才知道了这个是什么意思。其实,我是知道江豚的,也知道江豚的数量在减少,但是并不知道已经这么严重了。看了这个表演之后,给我的感觉就是,江豚真的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了,应该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江豚。”

另一夺人眼球的是话剧《江豚面圣》的表演,话剧表演的所有道具及行为艺术的鱼叉、帽子等都是队员自己做的,队员冯冰说:“我们所有的道具都是自己亲手制作,我们是环境保护协会,在平时就要注意这些方面,而且看着这些道具从无到有,我们做起活动来也更兴奋了。”

在市民签名环节,有很多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加入到这个环节中。针对小朋友,队员们让小朋友在自己在签名画卷上画上简单的画,这个内容加上后,大大增加了小朋友的兴趣。

队长卓建勋介绍2012保护江豚团队在铜陵站的活动时表示,团队在活动当天上午前往了铜陵国家级淡水豚保护区,与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并且看到了生活在保护区内的江豚。

当问及看到江豚时有何感觉,队员王思锐激动地说:“虽然活动的主题就是宣传保护江豚,但是以前一直都是通过影像资料认识江豚的,今天则是看见了真正的江豚!不过,一想到这么可爱的江豚我只能在保护区里看到,而不能像几十年前一样在长江里直接看到,我就觉得我们的活动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了!”

安徽大学环境保护协会2012保护江豚行动,一共分为四站进行,分别是合肥站、安庆站、铜陵站、芜湖站,到目前为止,团队已经结束了在合肥、安庆、铜陵三地的活动,于19日前往芜湖进行芜湖站的活动。

覃至册 发表于 2012-7-19 09:24:59




队员在给小朋友做江豚保护的图片讲解。
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120718/001aa0ba48ab1170893a12.jpg
安徽大学环境保护协会2012保护江豚团队7月17日走进铜陵螺蛳山广场,进行2012保护江豚行动的铜陵站活动。图为队员们在表演话剧《江豚面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大护豚团队走进螺蛳山广场 保护江豚时不我待

你知道吗?我最讨厌要回复才能看的贴,可是又忍不住好奇去回复!你还讨厌什么呢?

1 1